宝鸡华夏思源心理网
服务热线:400-008-6280

宝鸡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班

宝鸡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班

  • 上课时段:详见详情
  • 教学点:1个
  •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 课程价格:请咨询
  • 已关注:893
  • 优惠价格:请咨询
  • 咨询电话: 400-008-6280
授课学校:宝鸡华夏思源心理网 (点击获取校区地址)

课程介绍

心理咨询师基础课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已成为市场缺口巨大的火爆行业。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13亿人口中,患有严重精神和心理障碍疾病的患者达1600多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则更多,估计达到1.9亿人,每10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辅导,对心理健康知识与服务需求巨大。


你了解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吗


90年代

心理咨询市场起步

2002年

国家正式设立心理咨询师职业

2015年

新《国家职业大典》确定心理咨询师职业法律地位

2002年2007年
2012年
2017年2021年

咨询总次数: 20万次

平均咨询费:150元/次

市场容量: 0.3亿元/年

咨询总次数:55万次

平均咨询费:200元/次

市场容量: 1亿元/年

咨询总次数:120万次

平均咨询费: 300元/次

市场容量: 3.6亿元/年

咨询总次数:500万次

平均咨询费: 400元/次

市场容量: 20亿元/年

咨询总次数: 1800万次

平均咨询费: 600元/次

市场容量 :108亿元/年


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历程


学习期实习期成长期
成熟期

学习第一年:学习专业基础

学习第二年:扎实基本功

学习第三年:苦练专业技能

从业第一年:年收入3-4万元

从业第二年:年收入5-6万元

从业第三年:年收入8-10万元

从业第四年:年收入12-15万元

从业第五年:年收入16-20万元

从业第六年:年收入20-30万元

从业第七年:年收入30-50万元

从业第八年:年收入70-80万元


  心理咨询师专业基础培训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继续教育学院在人社部国家心理咨询师专家组成员的指导下,组织院内外专家开发了这套 “心理咨询培训课程”,通过推广本项目,继续满足社会各界学习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知识技能的入门需要。本项目共450学时,学员通过学习,可以为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咨询基础理论


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课程,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科学。学好基础心理学,既可以解答生活中的心理困惑,又可以对心理学概念有个基础的认识,打好心理学专业基础。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探讨常见的社会现象及社会对个体的动机、态度、沟通、人际等方面的影响;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质量,有切实的帮助。
发展心理学学习儿童、青少年、成年及老年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帮助父母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和孩子相处,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学习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帮助大家区分心理正常、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明确心理咨询的对象,帮助咨询师及时转介,保护好自己。压力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常见成因,理解压力与健康的关系。
心理测量学学习运用心理测量量表工具,对人的特质进行测量、评估,清晰精神状态,及如何进行心理咨询。
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这个职业是何时产生的?心理咨询师到底能做什么?一个人想成为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人格心理学用科学的方法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特点,助力高效沟通。


心理咨询基础技能


心理诊断技能正式开始咨询前,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准确评估,形成初步印象和初步诊断。确定来访者心理问题类型及背后的生物、心理、社会原因。
心理咨询技能学习常见心理咨询方法:系统脱敏、认知行为疗法、模仿法、阳性强化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
心理测验技能学习心理咨询中常用的量表,学会进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心理问题评估,并掌握如何在咨询中使用。
心理咨询专业伦理专业伦理就是专业人员以专业角色与他人互动时的行为规范。本部分内容就是帮助心理咨询师学习如何与其他专业人员,与服务的来访者以及与其他社会大众互动的行为规范与原则。

观摩演练

由资深心理咨询师带领,进行现场讲解和案例咨询示范,学员进行分组练习,教师点评指导。在教中学,在练中巩固。

考前辅导

国家认证心理培训师通过考前串讲、划重点、考点巩固、模拟考试、错题讲解、考前答疑、资料准备等方式,帮助大家在考试中轻松过关。

班主任全程陪伴学习,一起完成学业,解答学习困惑,督促学员完成学习任务,为课程的学习与考试助力

心理学专业应用直播课

为了能使广大学员在学习心理学课程后,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学期内增加每月一次专业应用型直播课。从专业发展、婚姻家庭、亲子教育、职场应用等领域,多方面入手,全方位提高学习者的专业素养、生活品质及职场能力。

专业教学组设计引领方案,拆分学习内容,合理划分学习任务,增加知识点练习与强化,组织重点知识讨论与复习,对学习困惑进行梳理和答疑,帮助学员夯实理论基础。

  分离焦虑与安全依恋──儿童社会性发展漫谈

  谈到儿童对周围亲人的依恋的发展,我们不能不讨论在婴幼儿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行为表现──分离焦虑。

  什么是分离焦虑

  当孩子长到6-7个月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开始害怕陌生人,而且当他们与妈妈或其他亲人分开时,还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例如,正抓住小床围栏站着的10个月的培培看见妈妈穿上衣服、拿起挎包要出去买东西时,就会哭起来。在同样场景下,用不着围栏的15个月的娜娜就会跑过去搂住妈妈,或者起码也要跟她到门口。如果妈妈关上门走出去,她就会放声大哭。这种反应就是婴儿的分离焦虑。心理学研究证明,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一周岁之前(此时婴儿正在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在14-20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在整个婴儿期和学前期,其强度逐渐减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养育的儿童,最早出现分离焦虑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北美和欧洲婴儿一般在6-7个月出现这种行为, 而有些国家的儿童,如非洲乌干达和一些亚洲国家的婴儿在5-6个月时就出现与母亲分离时的焦虑。原因何在?和典型的西方文化相比,这些国家的婴儿与他们的母亲有更多的亲密接触。他们跟妈妈一起睡觉,母乳喂养的时间比西方儿童长,和母亲形影不离,他们常常骑在妈妈身上或被棉绳绑在妈妈身后。和妈妈分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他们才很早地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

  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产生在同一时间,也就是婴儿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之时,它是婴儿的认知能力和情绪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什么刚刚开始体验到爱的欢乐的婴儿,现在突然又被恐惧的痛苦所侵扰呢?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婴儿可能是从他们的亲人那里学会害怕分离的,因为当亲人离开时,他们的一些不舒适感(如饥饿、湿尿布和疼痛)就会增多或加剧。换言之,婴儿会把痛苦的延长或加剧同亲人的不在场联系起来,因此当亲人要离开时,就表现出他们的"条件性"焦虑。

  另一些心理学家从行为学角度解释这种现象:自然界的很多事件预告着即将发生的危险迹象。当一些情境经常地与危险相联结时,通过物种的长期演化,对这些情境的恐惧与回避就成为与生俱来的本能,这种本能可以作为一种"生物学的程序",通过遗传传给下一代。处在这些事件中的婴儿就会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害怕陌生人、陌生环境,以及和熟人分离后的"陌生场面"。但这种程序性的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在出生时还没表现出来,因为新生儿的认知能力是很不成熟的,他们需要时间去辨认什么是"熟悉的",并且把这些人、物体和事件与不熟悉的事物区分开来。然而一旦这种辨别成为可能,婴儿身上那种由遗传获得的"对不熟悉事物的恐惧"就会迅速表现出来。婴儿满一岁以后,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就变得不那么强烈,以致于他们会主动与亲人分离,并且在妈妈离开房间后能够容忍陌生人的存在,这是因为,婴儿开始把依恋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这一基地激发了他们的第二种预先编好程序的行为──探究环境。当婴儿冒险离开安全基地进行探究时,他们发现好多新奇的刺激(包括友好的陌生人)都非常有趣,非常好玩。

  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发现,一组10个月的婴儿愿意离开他们的妈妈,冒险进入一个陌生房间,为了在那儿玩。而同样是10个月龄的第二组婴儿,当他们被放在这个同样的陌生房间、并看到他们的妈妈离去时,多数都哭起来。这说明,第一组婴儿在陌生环境里并没有感到不舒适,因为他们知道妈妈在哪里并把她作为一个安全基地去探究别的新环境。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从认知发展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他们认为,陌生人焦虑是婴儿知觉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自然结果。6-8个月的婴儿头脑中已形成了关于熟人面孔的稳定"图式"(即对亲人面孔的稳定、准确的记忆),而生人面孔这时成了与熟人面孔不同的导致恐惧的潜在刺激物。这一年龄的婴儿在产生陌生人恐惧之前,常常凝视着陌生人。这种短暂的凝视不是恐惧引起的"惊呆",而是一个认识过程:他(她)是谁?这个面孔和他熟悉的那些面孔是不是一样?原来熟悉的亲人的面孔到哪儿去了?当他们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时,就会对陌生人产生警觉,同时用哭声来召唤熟人。随着婴儿的成熟,他们见到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他们关于人的面孔的图式也越来越泛化。因此,两岁的婴儿见到陌生人的面孔就不再感到烦恼,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无非是一些所谓"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之类,他们都很友好,并没有什么危险。

  在能够认识熟人面孔的同时,婴儿还形成了关于熟人可能在哪里的图式。婴儿可能形成了关于"熟悉的面孔在熟悉的地方"的图式。婴儿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与他们的妈妈分离,并且一般地并不抗议这种短暂的分离。例如,妈妈把十个月的儿子放在客厅的地板上,自己进了厨房,孩子可能会停止游戏,看着她往哪儿走,然后又继续玩他的游戏,并不因妈妈离开而提出抗议。这是因为孩子知道他妈妈去了哪儿;就是说,他在此之前已经形成了"妈妈进厨房"的图式。但是假如妈妈穿上衣服,装起钱包,走向大门口,孩子就不知道妈妈要到什么地方去,因此哭起来。就是说,如果婴儿理解不了不在场的亲人去了什么地方或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他们就会产生分离焦虑。

  不管对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怎样解释,大多数心理学都认为,婴儿身上出现的这种情绪体验对儿童将来的心理发展有长期影响。早在本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提出,母婴之间稳定的情绪联系的建立,对于社会性与个性的正常发展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这一观点后来获得了行为学家约翰。鲍尔贝和当代最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的赞同。埃里克森认为,早期情绪依恋向婴儿提供了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它使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与别人建立起密切的感情联系。以研究黑猩猩著称的学习理论家哈里。哈洛和以研究人类学习著称的罗伯特。西尔斯则认为,与母亲的密切联系使婴儿习得了全套的社会技能,使他们能够卓有成效地、恰当地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

  安全依恋与不安全依恋

  70年代末,美国有一位女心理学家玛丽。艾因斯沃丝设计了一种专门研究婴儿依恋的方法,叫做陌生情境测验。在这种测验中,她先让妈妈抱着孩子进入一间实验室,玩几分钟玩具后,一个陌生人进入实验室,先沉默,再和孩子妈妈交谈,之后让妈妈离开房间,看孩子的表现。过一会儿,妈妈回来,再看孩子的表现。实验者可以控制妈妈离开的时间长短、妈妈与陌生人的交往方式、妈妈离开孩子的次数等因素。

  艾因斯沃斯发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叫做安全依恋,属于这种依恋的一岁孩子大约占70%。进入实验室以后,他们积极地独自或与妈妈一起进行探究(玩房间里那些没见过的玩具)。与妈妈分离时明显地焦虑。见到妈妈回来非常高兴,与妈妈进行热烈的身体接触。妈妈在场时与陌生人一起玩。

  第二种叫做忧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大约10%的1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进入陌生的实验室以后,虽然妈妈在身边,他们已经感到忧虑,不喜欢探究玩具;妈妈走后表现极为痛苦。妈妈回来时表现出双重情感:既想靠近她,又怨恨她的离开,并反抗妈妈主动与他们亲近。即使妈妈在场,也对陌生人非常警觉。

  第三种叫做忧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大约20%的一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这些孩子单独和妈妈在一起时对探究玩具不感兴趣。与妈妈分离时表现出较弱的痛苦,妈妈回来时回避与她接触。对陌生人不十分警觉,有时他们象回避妈妈一样回避与忽视陌生人。

  婴儿为什么形成安全型或不安全型依恋呢?玛丽。艾因斯沃丝认为,婴儿对亲人的依恋方式,取决于父母对他们的养育方式。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认为,从孩子一出生,自己就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养育者。平时,她们对孩子的表情和发出的各种信号极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跟孩子进行亲密接触。

  反抗型不安全依恋的婴儿的母亲看上去愿意与孩子进行亲密的身体接触,但她们常常错误地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不能与孩子形成同步习惯。这些孩子当中有些属于难养育型儿童,在新生儿期易激惹或反应迟钝。他们的母亲在养育过程中无一定主见,养育方式自相矛盾。对孩子的态度取决于自己的心境,有时热情,有时冷漠,使孩子产生悲伤和怨恨,不能从妈妈那里获得必要的情绪支持和舒适感。

  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婴儿的母亲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的信号反应迟钝。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孩子表达积极情感,程度也很微弱,而不是紧紧抱住孩子,热情地亲吻。她们往往属于刻板、僵化、自我中心和拒绝孩子的人。

  近期在心理学界名气越来越大的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认为,陌生情境测验所测出的婴儿差异主要是由儿童气质上的差异、而不是由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所导致。那些难养育型气质的婴儿拒绝任何行为习惯的变化,常被新奇事物所困扰,所以,他们在陌生情境中感到非常痛苦,不能对母亲的关心作出积极的建设性的反应,因此被归于"反抗型不安全依恋"之类。相形之下,那些表现友好、容易交往的孩子则被归于"安全型依恋"类型。那些发动缓慢型气质的儿童,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则容易被归于"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儿童。

  玛丽。艾因斯沃丝和杰罗姆。凯根所代表的两派意见各有道理,也许互相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释儿童对亲人的依恋现象。最近,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个由美国、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心理学者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正在进行一项长达7年的追踪研究,试图回答这个已经争论了上百年的老问题:究竟是遗传,还是环境(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等),决定着儿童的心理发展。


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试听课程

报名预约

登录51乐学网

注册51乐学网

免费短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