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优路教育医药卫生培训
服务热线:400-008-6280

徐州中医师承培训哪机构的培训班不错

  • 上课时段:详见详情
  •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 课程价格:请咨询
  • 已关注:370
  • 优惠价格:请咨询
  • 咨询电话: 400-008-6280
授课学校:徐州优路教育医药卫生培训 (点击获取校区地址)

课程介绍

优路教育中医师承培训班

  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是非全日制中医专业人员通过跟师学习,合法取得执业医师证书的途径。

  根据政策发布的时间不同,目前有2种方式。一是2007年的老政策(原卫生部52号令),因为要求跟师满三年,通常被简称为“三年师承”。二是2017年的新政策(原卫计委15号令),因为要求跟师满5年,通常被简称为“五年师承”。两者各有优势,可根据自身体条件选择。→→点击此处→→获取中医师承免费试听课


学医者和从医者都在苦恼什么


学的不是医学专业,想从医没资格

高中学历,学历达不到报考执业医师的条件

喜欢中医且具有一技之长,但却没从医证

不想当游医,想考医师证但是不满足条件

想提升自己,害怕被现有工作淘汰

具备熟练的中医技能,但却不满足医师报考条件


政策助推,学医者圆梦的机遇来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2号)


获取报考执业医师的报考资格

获取报考执业医师的报考资格

第二十七条指出: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授予《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实现合法行医梦的条件

第二十八条指出: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传统医学医疗工作满5年,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实现合法行医梦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2024年3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2024年3月1日施行

第十一条指出: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师承是什么?

  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是非全日制中医专业人员通过跟师学习,合法取得执业医师证书的途径。

  根据政策发布的时间不同,目前有2种方式。一是2007年的老政策(原卫生部52号令),因为要求跟师满三年,通常被简称为“三年师承”。二是2017年的新政策(原卫计委15号令),因为要求跟师满5年,通常被简称为“五年师承”。两者各有优势,可根据自身体条件选择。


三年师承/五年师承的区别


三年师承



五年师承


跟师父三年

出师是通过技能和笔试考试

每位师父3年可以带2名徒弟

出师考核只需要一名拜师老师

出师后只是获取考取助理医师资格

无处方权

过一年可考助理医师,

五年后可以考执业医师

拿到执业医师证需要执业3年开诊所

跟师父五年

出师考核(无笔试)

每位师父5年可以带4名徒弟

出师考核需要一名拜师老师

两名出师推荐老师

考核通过获取中医(专长)医师证

在指定区域/指定的经营范围内有处方权

注册5年后,可以考执业医师

中医(专长)医师证可以直接备案开诊所


为什么要报考中医师承


中医师承可获中医医师资格中医师承可以跟师学习填补国内中医人才缺口

《中医药法》中已经有明确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中医师承对于“师”有一定要求,即:要求指导带教的教师具备副主任级别的执业中医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以及中医行业的传承。

据《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约9.1亿,在巨大的市场中我们所具有的能开方、会治病的合法中医人员较少。


  中医师承的适宜人群

  1.中医爱好者

  在中医方面,具备熟练中医技能但却想更深入的学习的

  2.医药专业学生

  有基础但目前还没有独立行医的经验,想通过跟师学习提升实践技能的

  3.康复类人员

  有一定基础但较薄弱,苦于没有资格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4.针灸从业者

  基础弱并学历低、工作缺乏竞争性、想要长久拥有行医资格的

  5.中医养生馆

  从业人员学习并跟师学习中医知识以及实操技能,对于维护客户很重要

  6.西医转中医

  从西医转到中医,依旧要通过中医师承拜师学习,通过考试

  7.执业中药师

  医药不分家,执业中药师想要转行中医师也是可以的

  8.中医世家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即跟师学习、中医世家、祖传等相关人群)


中医师承到执业医师的过程


1.根据需求找师承老师

1.根据需求找师承老师

2.签订协议公证备案

2.签订协议公证备案

3.跟师学习满3年通过出师考试

3.跟师学习满3年通过出师考试

4.拿《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4.拿《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5.临床实践1年

5.临床实践1年

6.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证

6.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证

7.临床实践5年

7.临床实践5年

8.考取执业医师证

8.考取执业医师证


师承尊享全程班


班级名称
课程模块
班级资料
班型服务

2027年师承尊享全程班

(注:因师承是3年跟师后考试,所以24年报考,27年考试)

基础精讲电子版精讲讲义

VIP-2答疑通道

专属督学

专属学管师

专属学习计划

金题精讲电子版精讲讲义
师承资料指导资料模块
月度重点串讲电子版精讲讲义
强化冲刺电子版精讲讲义
技能操作电子版精讲讲义
全真模拟(笔试)直播课件

资料模版:

师承公正合同模板(电子版)+1V1指导

理论学习笔记模板(电子版)+课程指导

跟师实践笔记模板(电子版)+课程指导

学习心得体会模板(电子版)+课程指导

出师考核报名1V1指

中医师承培训机构推荐十家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1. 优路教育

  优势:

  教学模式灵活:采用“线上+线下”OMO融合式教学,支持网课、直播、面授等多种形式。

  师资力量雄厚:拥有资深中医专家团队,兼具理论深度与临床经验。

  课程体系全面: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各科(内科、外科、妇科等)、中药学、针灸推拿等,并注重医德培养。

  配套服务完善:提供1V1辅导、模拟考试、政策咨询及就业指导,帮助学员高效备考执业资格考试。

  全国覆盖广泛:分支机构遍布30个省份,支持学员就近跟师学习。

  2. 藏象教育

  优势:专注中医教育生态链,覆盖职业教育、基层医师培训等领域。注重学术交流与资源整合,提供临床实习机会。

  3. 康道中医培训

  优势:强调实践技能培养,与中医医院合作开展临床教学。提供标准化课程与个性化学习计划。

  4. 盛益华通

  优势:课程设计注重政策法规与中医经典结合。提供阶段性考核(季度考核、出师考核)保障学习质量。

  5. 仲炎职业培训学校

  优势:侧重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案例分析。教学模式灵活,支持定制化学习路径。

  6. 腾圆/腾盛圆中医培训

  优势:引入3D仿真模拟教学技术,提升学习体验。注重病例分析与实战演练。

  7. 中博中医大学堂

  优势:课程体系涵盖中医全科知识,强调系统化学习。提供电子版讲义与在线答疑服务。

  8. 源安康中医培训

  优势:专注中医技能传承,课程包含针灸、推拿等特色模块。定期举办中医文化讲座,拓展学员视野。

  9. 聚创教育

  优势:性价比高,适合预算有限的学员。提供课后答疑与阶段性测试服务。

  10. 弘德中医教育

  优势:注重中医养生与预防医学教学。与社区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实习机会。

中医师承的培训机构并没有什么排名名单,全部都是网上随便编排的排名,并没有什么作用。

  心血瘀阻

  症状: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更甚,甚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黄帝内经》考点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于中医师承考试来说,掌握相关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该经典内容涵盖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考生需要熟悉《黄帝内经》的基本概念、重要篇章以及其中的理论思想。在考试中,考官通常会从《黄帝内经》中选取一些典型的章节或者问题进行考察。考生需要对《黄帝内经》中的脏象论、病机论、病因病机论等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中药应用与辨症施治

  学生需要掌握中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包括中药的产地、性味、功效、主治和使用方法等。同时还需要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合理选用中药进行辨症施治。

  什么是中医师承

  中医师承源于古代师徒制,是传授中医知识和技能的特殊方式,强调实践技艺和医德医风培养。师承关系以师父医学思想和技艺为核心,弟子传承发扬。历经数千年,中医师承一直是传统医学传承重要途径,伴随医学教育演变,诸如四大家族、脉学家族等中医学派应运而生。

  中医临床实践

  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学习。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中医临床思维和技能,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中医认为,同一种疾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相同的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往往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

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试听课程

报名预约

登录51乐学网

注册51乐学网

免费短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