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
厦门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
- 上课时段:详见详情
- 教学点:1个
-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 课程价格:请咨询
- 已关注:748
- 优惠价格:请咨询
- 咨询电话: 400-008-6280
厦门哪里有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机构-哪家好-多少钱-厦门优路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是指通过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家庭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家庭幸福的专业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强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营利性教育培训。
家庭教育指导师”既不同于家庭教师,也不同于心理咨询师,而是专门就家庭教育的方法答疑解惑。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服务范围,包括从十月怀胎到临终关怀,相当于整个学做人的过程,同时也矫正一些家长的错误教育方式。
课程特色
立足体系搭建 系统搭建认证体系,从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到家庭教育的技能提高、问题解决,理论之后实践,拿到证书后,更易上手。 | |
立足自主研发 回归人性本质、自主研发打磨配套课程,以“学习效果达成”为最终目标。 | |
立足实地问题 不“在云端”说理论,而“在实际”讲办法。针对不同种类家庭问题,提出对症下药的具体方案。 |
无门槛轻松入门
家庭教育知道是认证班【】
模块一 基础考证(32课时)
分类 | 内容 |
1 | 0~18岁儿童成长基本理论 |
2 | 6钟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
3 | 10大家庭教育经典案例解析 |
模块二 技能提升(28课时)
分类 | 内容 |
1 | 家庭教育指导方法论 |
2 | 8大家庭教育具体问题专题课 |
模块三 深化学习(22课时)
分类 | 内容 |
1 |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
2 | 中国传统家风家训 |
3 |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 |
4 | 家庭教育政策、伦理与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素养 |
部分课程内容展示
课程一:0~18岁儿童成长基本理论 | |
讲次 | 内容 |
1 | 了解孩子,看见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
2 | 0-3岁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 |
3 | 0-3岁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解析 |
4 | 3-6岁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 |
5 | 3-6岁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解析 |
6 | 6-12岁孩子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 |
7 | 6-12岁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解析 |
8 | 12-18岁孩子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 |
9 | 12-18岁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解析 |
10 | 儿童成长概述 |
课程二:6种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 |
讲次 | 内容 |
1 | 第一部分:亲子关系 |
2 | 第二部分:情绪管理 |
3 | 第三部分:亲子沟通 |
4 | 第四部分:习惯养成 |
5 | 第五部门:自主学习 |
6 | 第六部分:家庭环境 |
课程三:经典案例解析 | |
讲次 | 内容 |
1 | 父母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
2 | 怎样应对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人际交往冲突? |
3 | 如何解决孩子学习缺乏动力的问题? |
4 | 怎样彻底解决孩子拖延磨蹭的行为? |
5 | 男孩爱娃娃,女孩爱打仗,有问题吗? |
6 | 如何解决孩子的畏难情绪? |
7 | 如何解决隔代教养冲突的问题? |
8 | 爸爸不参与育儿,妈妈如何做? |
9 | 孩子特别爱玩电子游戏,怎么办? |
10 | 多子女家庭孩子总是发生冲突,怎么办? |
课程四:家庭教育指导方法论 | |
讲次 | 内容 |
1 | 家庭教育概述 |
2 | 中外家庭教育智慧大观 |
3 | 胎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指导 |
4 | 婴儿期的家庭教育指导 |
5 |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指导 |
6 | 儿童学业的家庭教育指导 |
7 | 青少年行为的家庭教育 |
8 | 情感成长危机与家庭教育 |
9 | 择业与就业的家庭教育指导 |
10 | 情商教育 |
11 | 励志教育 |
12 | 国学教育 |
13 | 品德教育 |
14 | 行为类问题辅导 |
15 | 学习类问题辅导 |
16 | 情感类问题辅导 |
17 | 孝养护理及老年人心理辅导 |
18 | 家庭性教育 |
19 | 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 |
20 | 行为改变技术 |
课程五:家庭教育指导方法论 | |
讲次 | 内容 |
1 | 教你成为孩子的天赋“伯乐”/导师 |
2 | 如何打造完美的隔代教育关系 |
3 | 让孩子爱上写作业 |
4 | 和孩子一起迎接青春期 |
5 | 如何做让孩子满意的父母 |
6 | 爸爸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
7 | 从厌学到爱学,父母怎么做? |
8 | 家庭教育立法:这些事情,家长要知道 |
学完本课程,你将会收货
了解孩子 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各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以及成长任务,正确育儿 | 了解家庭 了解与家庭沟通的原则以及沟通技巧,为家长指点迷津 |
家庭问题指导 对于不同家庭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能够给出有效的指导方法与干预策略 | 从业能力提升 从理论到实操,从自我赋能到赋能他人,逐步挖掘并完善自己的从业能力 |
八大学习服务 为你保驾护航
名师授课 | 随问随答 | 灵活教学 | 智能服务 | 教学特色 优路教育教育完善的配套服务,给你贴心保障! |
海量题库 | 就业推荐 | 量身定制 | 课程丰富 |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资料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自卑的情绪所困扰。比如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不够自信非常拘谨,因而很难和别人建立友好和亲密的关系。或者是做事情的时候,因为不够自信而放弃机会。那么我们要怎么来看待自卑呢?自卑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文章或许能够让大家重新看待自卑。
01
经常有人对我说,我是一个敏感的人,与人相处时即使是一件很小的细节,也会让自己想很多,这让自己很痛苦,该怎么办?
如果你觉得你也是一个敏感的人,也不用太伤感或者不好意思,因为有一项调查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大约有 15%—20% 的人都是非常敏感的。也就是说,在敏感这件事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然,敏感很多时候都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比如别人聚在一起说悄悄话,其中还有人不时的拿眼睛瞟你一下,你可能就会认为对方在说你的坏话;网上聊天上别人回你信息慢了,你就会想对方是不是对你有意见;微信发文字的时候总是要加上各种表情,生怕让别人不高兴。
敏感的人在与人交往时,内心就像戴了一个放大镜,很容易捕捉到一些细节。比如一别人句无心的话,或者一个下意识的表情,都会被反复琢磨,尤其是往不好的地方想。这就导致他们经常在一些别人认为很小的事情上发脾气甚至暴怒,这样的过度反应经常会让周围的人难以理解。
所以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敏感的人就感到奇怪,为什么自己总是容易想太多?
原因就在于,他们确实看到了一些东西。就像一个洁癖的人,ta 之所以不停的洗手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手脏。 普通人觉得只要眼睛看到不脏就可以了,但是洁癖的人都是带着放大镜在看事情的,所以他们看到了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在,所以才一遍又一遍的洗手。
也就是说在敏感的人眼中,他们之所以有过度的反应并不是无事生非,而是在实事求是。他们“看到”的如此真切,以至于不做反应是不可能的。
02
敏感并不是总是一件坏事,相反,当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对事情本身很敏感时,这是有很大好处的,甚至是一种能力或才华。
我们知道,那些有才华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是在某些方面具有敏锐的嗅觉和洞察力的,他们能在一些看似普通的事情上发现一些不一样的闪光点。就像牛顿被苹果砸中,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样。
但是,如果我们将这种敏锐放在评价自我上,往往就会带来一些不好的作用。
就像一位朋友所说的:“别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会像蝴蝶效应一样,在自己的内心掀起一场风暴,久久不能平复。”这种过度的自我聚焦会增加焦虑、沮丧、甚至是悲伤的感觉。
03
那么,对于总是很敏感的人来说,怎样来调整自己呢?
首先,要正确看待自己的感受。
在心理学看来,一个人对世界的体验最终形成的是一种心理现实。也就是说,客观上世界是什么样是一回事,但人们内心感受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则是另外一回事。
这种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我们都拥有同一个客观现实,但每个人体验到的却是千差万别的心理现实。
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你感受上的真实并不代表客观上的事实。过于敏感的人犯的错误就是,要么是把自己头脑中的想象当成了实际发生的事,要么是用显微镜下看到的微生物世界来解释肉眼中的现实世界,夸大事情的严重程度,这显然都是不合适的。
其次,假如你是一个对别人的看法很敏感的人,就要提醒自己并没有那么多人真正关注自己,就像我们自己也很少关注别人一样。
敏感的人经常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生活在生活舞台的中心,自己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严密注视之下,因而,假如自己犯错的话别人就会嘲笑和看低自己。
但实际上,就像你过度的关注自己一样,绝大多数的人也都是只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事情的。
而至于别人身上发生了什么,要么是过目即忘,要么干脆就像空气一样直接无视的。这才是人与人相处更真实的一种心理状态。
所以,当你觉得别人可能对你有不好的看法时,可以尝试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法。当发现别人有某些眼神或举动有些“可疑”时,应该暗示自己要冷静,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即使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有了小的差错,别人也并不会真正的在意。通过这样的自我暗示,可以调整心境、提升自我认同。
04
最后,我想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有一些独特的东西,这些特质有时候会让我们很难受,于是总试图想去消灭它们。
但其实,这些长年养成的习惯要想消除是不可能的,一个敏感的人想要变的完全不敏感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可以将自己这种敏感的特性投注在对自己有价值的地方,比如做事的时候对事情本身的洞察力,这样的话敏感就会变成敏锐,它就不再是一个缺点,而是成为一种让我们变的更好的一种力量了。
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试听课程
登录51乐学网
注册51乐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