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2026年考研培训班
兰州2026年考研培训班
- 上课时段:详见详情
- 教学点:1个
-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 课程价格:点击获取课程价格优惠
- 已关注:855
- 优惠价格:点击获取课程价格优惠
- 咨询电话: 400-008-6280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统考”。考研复试后是可以调剂的,一般只要考研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标准,就有调剂的资格。参加复试被刷下来的考生,要尽早选择适合的学院进行调剂,由于各个学校的名额有限,一定要尽早做准备。
提前备考,合理施策善攻坚
提前适应考试变化 | 提前了解考试方向 | 提前突破考试难题 |
提前了解考试变化,打破教材传统授课逻辑,提炼出每科重点,逐一突破,精细化复习,有效突破学习瓶颈。 | 针对考试方向进行多方位的解读,深入剖析,提前了解考试动态和答题思路,帮助学员提升应用能力。 | 越早备考,越利于巩固书本知识点,而这部分内容在卷面上的占比很重,现在开始学习,有利于总结答题技巧。 |
热门课程,精雕细琢磨好课
![]() | ||
![]() |
闭环教学,阶段提升破壁垒
2月-5月 夯实基础知识 | 6月-8月 强化答题技 | 9月-10月 圈画重点冲刺 |
基础 聚焦要点 | 强化 深化应用 | 冲刺 圈画拔高 |
系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碎片化讲解基础内容,并配套测试卷,明晰学习方向和思路,夯实基础知识。 | 分析归纳重点内容,并对知识进行二次强化,加深记忆,搭配阶段习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所学内容,提炼答题技巧。 | 深度剖析近年真题,总结考试规律,找出切入点,熟悉考试侧重点,查漏补缺,了解知识盲点,冲刺拔高。 |
11月-12月 临考突破点睛 | 次年2月-5月 复试强攻防线 | |
点睛 考前急救 | 复试 临门一脚 | |
考前通过模拟试卷检测自身学习情况,分析薄弱环节,并对重要知识点再次浓缩,有方向有目的的进行考前急救,临考突击。 | 针对复试所需要的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进一步专项强化,并对调剂进行指导,帮助学员踢好临门一脚。 |
管家服务,伴学陪读逐梦战
01 多种授课形式 | 02 多重课程设置 | 03 多个学习阶段 | 04 多元学习方式 |
面授集训、直播、录播,融合式教学,利于促进知识巩固 | 提面、笔试、复试,多元化课程设置,适合不同人群需要 | 基础、强化、冲刺、点睛,复习由浅入深,提升学习效率 | 小优督学、模拟面试、,智能式辅学,优化学习进度 |
05 择校择专指导 | 06 线上平台答疑 | 07 备考计划定制 | 08 班主任督/促学 |
择校、择专业指导,科学合理规划院校,爆发式成就自我 | 班级群、线上平台,专职教研在线答疑,力争疑难不隔夜 | 按月度、阶段、年度,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规划复习时间 | 建班级群、节点提醒,保姆式伴学督学,摆脱懒惰勇向前 |
锐师倾授,分门别类专攻坚
857 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一、考试总体要求
“ 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是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硕士入学考试专业课必考 科目之一,考试对象为具备学士学位或符合我校研究生招生简单中规定的 相关条件的人员。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学 术硕士学位必需的基本素养和培养潜能。本科目重在考察考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范围内各个专业的基本知识 点能够予以识记和理解。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各学科涉及的基础知识和通行观点。
二、考试内容及范围
1.汉语言基础
(1)汉语的定义,方言与共同语,汉语的特点。
(2)语音的性质,音韵,押韵与平仄。
(3)语汇的性质与分类,词的构造,词语的系统,熟语,语汇的发展,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引申、假借、通假,训诂常识。
(4)语法单位,语法分析方法,词类,句子的特征和类型,单复句分析,标点符号的运用,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
(5)汉字的特点、产生与作用,六书及字体的演变,特殊的用字现象, 汉字的规范。
(6)修辞原则,语音、语汇和句子修辞,辞格。
(7)古书的句读与翻译。
2. 中国古代文学
(1)先秦两汉文学。
(2)魏晋南北朝文学。
(3)唐宋文学。
(4)元明清及近代文学。
3. 中国现当代文学
(1)中国现代文学各时期重要的文学思潮、运动、流派、类型和代表作家、作品等。
(2)中国当代文学各时期重要的文学思潮、运动、流派、类型和代表作家、作品等。
4.外国文学史
(1)欧美古代、中古、近代、现代各时期的文学思潮、主要作家及作品。
(2)亚非古代、中古、近代、现代各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与主要作家及作品。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四、题型及分值
1.名词解释,50 分;
2.简答题,60 分;
3.分析题,40 分。
五、主要参考教材
1.《现代汉语》(第 2 版),彭兰玉、张登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
2.《古代汉语》(第 4 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2020年;
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4.《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全六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2年;
5.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上下册),朱栋霖,吴义勤,朱 晓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
6.《外国文学史》(第 2 版),《外国文学史》编写组编,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8年。
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试听课程
登录51乐学网
注册51乐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