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华夏思源心理网
服务热线:400-008-6280

乌海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班

乌海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班

  • 上课时段:详见详情
  • 教学点:1个
  •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 课程价格:请咨询
  • 已关注:893
  • 优惠价格:请咨询
  • 咨询电话: 400-008-6280
授课学校:乌海华夏思源心理网 (点击获取校区地址)

课程介绍

心理咨询师基础课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已成为市场缺口巨大的火爆行业。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13亿人口中,患有严重精神和心理障碍疾病的患者达1600多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则更多,估计达到1.9亿人,每10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辅导,对心理健康知识与服务需求巨大。


你了解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吗


90年代

心理咨询市场起步

2002年

国家正式设立心理咨询师职业

2015年

新《国家职业大典》确定心理咨询师职业法律地位

2002年2007年
2012年
2017年2021年

咨询总次数: 20万次

平均咨询费:150元/次

市场容量: 0.3亿元/年

咨询总次数:55万次

平均咨询费:200元/次

市场容量: 1亿元/年

咨询总次数:120万次

平均咨询费: 300元/次

市场容量: 3.6亿元/年

咨询总次数:500万次

平均咨询费: 400元/次

市场容量: 20亿元/年

咨询总次数: 1800万次

平均咨询费: 600元/次

市场容量 :108亿元/年


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历程


学习期实习期成长期
成熟期

学习第一年:学习专业基础

学习第二年:扎实基本功

学习第三年:苦练专业技能

从业第一年:年收入3-4万元

从业第二年:年收入5-6万元

从业第三年:年收入8-10万元

从业第四年:年收入12-15万元

从业第五年:年收入16-20万元

从业第六年:年收入20-30万元

从业第七年:年收入30-50万元

从业第八年:年收入70-80万元


  心理咨询师专业基础培训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继续教育学院在人社部国家心理咨询师专家组成员的指导下,组织院内外专家开发了这套 “心理咨询培训课程”,通过推广本项目,继续满足社会各界学习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知识技能的入门需要。本项目共450学时,学员通过学习,可以为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咨询基础理论


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课程,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科学。学好基础心理学,既可以解答生活中的心理困惑,又可以对心理学概念有个基础的认识,打好心理学专业基础。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探讨常见的社会现象及社会对个体的动机、态度、沟通、人际等方面的影响;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质量,有切实的帮助。
发展心理学学习儿童、青少年、成年及老年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帮助父母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和孩子相处,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学习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帮助大家区分心理正常、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明确心理咨询的对象,帮助咨询师及时转介,保护好自己。压力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常见成因,理解压力与健康的关系。
心理测量学学习运用心理测量量表工具,对人的特质进行测量、评估,清晰精神状态,及如何进行心理咨询。
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这个职业是何时产生的?心理咨询师到底能做什么?一个人想成为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人格心理学用科学的方法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特点,助力高效沟通。


心理咨询基础技能


心理诊断技能正式开始咨询前,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准确评估,形成初步印象和初步诊断。确定来访者心理问题类型及背后的生物、心理、社会原因。
心理咨询技能学习常见心理咨询方法:系统脱敏、认知行为疗法、模仿法、阳性强化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
心理测验技能学习心理咨询中常用的量表,学会进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心理问题评估,并掌握如何在咨询中使用。
心理咨询专业伦理专业伦理就是专业人员以专业角色与他人互动时的行为规范。本部分内容就是帮助心理咨询师学习如何与其他专业人员,与服务的来访者以及与其他社会大众互动的行为规范与原则。

观摩演练

由资深心理咨询师带领,进行现场讲解和案例咨询示范,学员进行分组练习,教师点评指导。在教中学,在练中巩固。

考前辅导

国家认证心理培训师通过考前串讲、划重点、考点巩固、模拟考试、错题讲解、考前答疑、资料准备等方式,帮助大家在考试中轻松过关。

班主任全程陪伴学习,一起完成学业,解答学习困惑,督促学员完成学习任务,为课程的学习与考试助力

心理学专业应用直播课

为了能使广大学员在学习心理学课程后,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学期内增加每月一次专业应用型直播课。从专业发展、婚姻家庭、亲子教育、职场应用等领域,多方面入手,全方位提高学习者的专业素养、生活品质及职场能力。

专业教学组设计引领方案,拆分学习内容,合理划分学习任务,增加知识点练习与强化,组织重点知识讨论与复习,对学习困惑进行梳理和答疑,帮助学员夯实理论基础。

  过年焦虑,是认识自己的最好机会

  01、“过年”是回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很多人焦虑的日子。从进入腊月开始,许多学员和来访就表达了这种焦虑:

  A:“真希望加班,希望疫情阻止我回家,因为我不愿见父母”

  B:“单身习惯了,很怕他们催婚,根本不顾我的感受”

  C:“至今还拉黑我妈,该找个什么理由不回去呢?”

  D:“最讨厌走亲戚,一年都不说一句话,还要装作很亲切”

  E:“我们的婚姻早就名存实亡,实在没法假装成双入对”

  F:“上个月刚和儿子吵了架,也不知过年他回不回来?”

  G:“我爸走了7年了,过年是我最想他的时候”

  H:“老家有过年上坟的习俗,每次给我妈上坟心情都很难过,像被掏空了”

  “过年我爸妈总吵架”、“看着我哥和我弟几家人,感觉我像个局外人”、“混得太差劲,没脸回去,怕被笑话”、“讨厌碰见我大舅”、“过年的热闹,让我越发孤单了”、“过年很无聊”……

  是的,越来越多的人害怕过年,却又不得不回家、见不愿见的人、说不愿说的话、做不愿做的事。

  今天,我就来告诉你一个新的视角:“别怕过年,别怕回老家,这是你探索内心、疗愈自我很好的机会”。

  02、平常上班、看娃、忙碌的日子最适合隔离,也是逃避内心最好的借口。

  而春节假期则没了这些借口,老婆孩子父母都活生生在你身边,你不得不审视与他们的关系,不得不应对各种复杂情绪。

  探索自我必须要直面真相,哪怕会让人羞耻和恐惧,“过年”给了你这个契机,何不借此好好探索自我呢?

  事实上,你已经在做了。

  比如上面那些话,一旦你开始焦虑,就一定会有反思:不愿意见父母就会思考与父母的关系;犹豫装作亲密就一定反思婚姻质量;觉得孤单就一定思考孤单的来源。

  这样的思考,有两种作用:

  第一种,提前演练。

  就像模拟考试,次数多了,正式考试就不那么紧张了。任何对焦虑的思考,都在寻求化解焦虑的方法。

  比如对“假性亲密”的思考中,你到底在怕什么:怕面子过不去?怕伤害孩子?怕离开他你就活不了?怕他会报复?怕别人说闲话?怕遇不到懂你的人?怕良心谴责?怕孤单?

  无论如何,通过直面害怕,你会理出一些思路,其中就有你的需要和获益。

  比如假装亲密也是一种亲密,至少让你觉得安全,让你在形式上有依赖,让大家看起来你还好。

  代价就是内心的孤独,方法就是伪装,这让“亲密”有了继续装下去的理由,手挽手走亲访友也不至于过分尴尬恶心。

  还会让你理解自己是多么渴望遇见一个真正懂你的人。

  第二种,看见自己的“内在小孩”。

  比如假装亲密,开始也许你会自我谴责,觉得自己太懦弱、太没用,但,之后你会难过,继而要去想:

  难道我不该善待这个无助的自己吗?

  因为这就是你的内在小孩,平常被你的忙碌藏在角落里,如今面对暴露,他怎能不怕?事实上这害怕一直都在,只不过你不愿看见。

  一旦看见,就要学着把自己当内在小孩,就像现实中孩子很怕,难道你还要去指责他、抛弃他吗?

  不,你要去靠近他、拥抱他,并告诉他“别怕,有我呢”。

  比如“我最讨厌走亲戚,一年都不说一句话,还要装作很亲切”,这么想的人不是你,而是你的内在小孩,因为他太渴望能有真实的关爱,而非虚假的过场。

  此刻不是指责他不懂事、不礼尚往来、不热情不礼貌,而是看见他的渴望并尊重他的意愿,可以选择走亲戚,也可以不去,也可以去见真正想见的人。

  给他自主选择的机会,就是对他真实的关爱。

  03、“过年焦虑”主要因为关系,特别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因为这就是你的“原生家庭关系”。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如今的关系模式和困惑,来自早年原生家庭的影响。

  因此,成长到某个阶段,你会意识到原生家庭带来的不仅有爱,还有伤害。

  这个阶段,你总对父母充满怨恨,更不想见他们,“不见”就是在通过冷暴力表达攻击,也在保护自己情绪失控。

  然而,过年好像又会见到,这让你左右为难,难以抉择。

  这时先接纳对父母的恨,这是必然的,也有权不回家、不见父母。这是你的第一个选择。

  事实上就算不回家,也阻止不了心中的念头,我建议把它们写出来,就像写日记,就像心灵书写,在那里你与心中的父母遇见了。

  写出来之后,再读出来,或找几个同道读给彼此听,再互相反馈,这样的方式伴随春节的仪式,效果会更好。

  效果好指的不是原谅父母,而是自我和解。

  第二种选择,选择见面。

  无论如何,很多人越不过道德层面的要求,总是不得不顺从,该回家回家,该见父母见父母,该走亲戚走亲戚。

  这时候,我要你变被动为主动,做3个心灵探索练习,以此让各种关系互动变得更有意义。

  第一个练习:“挑战固有关系模式练习”。

  列出你最不想见的人,排前三位的,然后试着去见他们。

  比如你表姐,从小到大都压你一头,长得比你好,学历比你高,嫁的比你好,在这之前你总是回避,总侧面打听表姐今年去不去你们家,然后避开与她会面。

  在她面前你是自卑的,你受不了她的炫耀,受不了人们围着她转,而你就像个丑小鸭般附和着。

  今年,我要你走近她,别再做个旁观者,别再做那个牵强附会的傻瓜。拉着她的手与她聊天,试着谈得深入点,聊心事而非家长里短。

  我保证你会有收获:也许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是表姐羡慕的;也许发现她也有诸多无奈;也许内心深处你们很像;也许你会释然很多……

  还要觉察聊天过程中的念头和情绪,并留意身边人的态度。晚上有空写出来,思考整个过程。

  其中一定会遇见不一样表姐,也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而“遇见不一样的自己”才是本练习的终极目标。

  当然,“表姐”只是个比喻,表姐也可能是你爸、你妈、你弟、你大伯、你同学。

  记住,让我们痛苦的不是这个人,而是固有思维,多年来就是觉得应该这样而不是那样,所以总是不能突破和改变。

  现在不同了,因为我要你把互动当做了“练习”,底层逻辑就是“跳出自己看自己、看关系”。

  好像你是一个导演,一号主角是你,二号主角是你表姐,你既在关系中表演,又在场外观察,这削弱了你的恐惧,增强了掌控感,才能获得不一样的关系体验。

  这样的体验多了,你的固有思维就会发生改变。

  即便练习时你依然自卑,关系互动依然和原来没啥两样,但也已经不同了,因为是你在“导演”这部片子,具有起点上的控制权。

  凡事可控,是一切心安的基础。

  04、第二个练习:“自由联想书写练习”

  本练习,需要你在面对他人态度时“暂停”,继而回归自身。

  很多时候,不愿过年来自无法接受父母对你的态度。比如动不动就指责挑剔,或说些让你难堪忌讳的话题,或抱怨把你养大多么不易,你如何不懂事不孝顺之类。

  总之,这样的态度会让你觉得自己很糟糕,以往,你会各种应对:岔开话题、装傻充愣、去做别的事情、开始互怼和争辩,等等。

  现在,别按之前的套路出牌,我要你把这些行为统统暂停。就只是坐在那里,一边深呼吸,一边看着对方,一边留意纷乱的思绪,不说话、不逃开、不争辩,表情平静而坚定。

  只是把对方的话当做时远时近的背景,然后把精力集中在“自由联想”上,即,观察此刻脑海中浮现的任何念头、想法、情绪,无论它们是悲伤、愤怒还是恐惧,亦或是尴尬不自然,统统统统允许。

  如同静坐观天,看云卷云舒。每次坚持5-10分钟,多练几次。

  这并不容易,需要你提前有意识的准备,并一定记住这是个“练习”。

  之后,去到一个相对安静点的地方,把刚刚的一切联想写下来、写下来,再读出来、读出来,任由情绪肆意飘散。

  练习时,若情绪实在难以自持可缩短时间,或停住,或事后再这样自由联想、写出来,不过最好就是发生的那一刻效果最佳

  这种自由联想书写,底层逻辑是“镜映和确认”。

  没什么比当事人更能激发内在情结了,同样的场合、同一个环境、同一个人、且这个人对你又同样的态度,此刻,你已完全进入了同一种关系循环中。

  那么,试着把这一切当做一面面镜子,来映射出你的感受与困惑,并一遍遍确认它们。

  好像让你的内在小孩重新回到了原生家庭,而用此刻成年的你,去保护那个无助的孩子。

  因为如今你有了强大的“功能”,不再是那个无助的小女孩、小男孩,你把被动变为了主动,疗愈自然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是在你内心悄然进行的,完全没必要非得说给对方听,他也听不懂。

  这个年,他们只是你的“练习道具”,只负责给你提供相似的情景。

  05、第三个练习:“想象对话练习”。

  适合无法与原生家庭某个成员“会面”,无论是对方离世,还是你不愿见。

  这个方法,我每年都用。

  我们当地有年前祭祖的风俗,每次在奶奶墓碑前,我会用一炷香的时间,陷入某种沉思和对话。

  比如回到小时候,回到与奶奶生前的点点滴滴,有的画面浮现了多次,有的则第一次浮现,其中伴随我各种情绪,或伤心或愤怒或失落,我都允许,并以此为话题和奶奶“交流”。

  结束后的几天心情很复杂,之后就会很轻松,因为与奶奶“想象”层面的对话,看见了我的内在小孩,并越来越多的去理解了那个男孩,心结了了又了。

  建议你也如此,别拘泥于形式。

  你也许在城市,也许在某个路边,也许在被窝里,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年的氛围让你记起了这个人,那么,就很适合这个练习。

  一切的爱恨恐惧,都来自你的不允许,千万别以为无法见面,或亲人离世就不能表达失望和怨恨,若他在天有灵,也一定不希望你背着对他沉重的包袱,艰难前行。

  所以,尽可能自由表达,去看见你们之间的思念与纠葛,许多的分离故事是为了更好的与自己在一起。

  过年,最大的意义不是现实关系的团圆,不是原生家庭的团圆,而是与心中关系的遇见、与自己内在小孩的遇见。


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试听课程

报名预约

登录51乐学网

注册51乐学网

免费短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