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优路教育培训学校
服务热线:400-008-6280

苏州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

苏州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

  • 上课时段:详见详情
  • 教学点:1个
  •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 课程价格:请咨询
  • 已关注:841
  • 优惠价格:请咨询
  • 咨询电话: 400-008-6280
授课学校:苏州优路教育培训学校 (点击获取校区地址)

课程介绍

优路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

  苏州哪里有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机构-哪家好-多少钱-苏州优路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是指通过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家庭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家庭幸福的专业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强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营利性教育培训。

  家庭教育指导师”既不同于家庭教师,也不同于心理咨询师,而是专门就家庭教育的方法答疑解惑。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服务范围,包括从十月怀胎到临终关怀,相当于整个学做人的过程,同时也矫正一些家长的错误教育方式。


课程特色


立足体系搭建

系统搭建认证体系,从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到家庭教育的技能提高、问题解决,理论之后实践,拿到证书后,更易上手。

立足体系搭建

立足自主研发

立足自主研发

回归人性本质、自主研发打磨配套课程,以“学习效果达成”为最终目标。

立足实地问题

不“在云端”说理论,而“在实际”讲办法。针对不同种类家庭问题,提出对症下药的具体方案。


无门槛轻松入门

家庭教育知道是认证班【】


模块一    基础考证(32课时)

分类
内容
10~18岁儿童成长基本理论
26钟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310大家庭教育经典案例解析

模块二    技能提升(28课时)

分类内容
1家庭教育指导方法论
28大家庭教育具体问题专题课

模块三    深化学习(22课时)

分类内容
1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2中国传统家风家训
3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
4家庭教育政策、伦理与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素养


部分课程内容展示


课程一:0~18岁儿童成长基本理论
讲次内容
1
了解孩子,看见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20-3岁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
30-3岁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解析
43-6岁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
53-6岁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解析
66-12岁孩子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
76-12岁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解析
812-18岁孩子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
912-18岁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解析
10儿童成长概述
课程二:6种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讲次内容
1第一部分:亲子关系
2第二部分:情绪管理
3第三部分:亲子沟通
4第四部分:习惯养成
5第五部门:自主学习
6第六部分:家庭环境
课程三:经典案例解析
讲次内容
1父母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2怎样应对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人际交往冲突?
3如何解决孩子学习缺乏动力的问题?
4怎样彻底解决孩子拖延磨蹭的行为?
5男孩爱娃娃,女孩爱打仗,有问题吗?
6如何解决孩子的畏难情绪?
7如何解决隔代教养冲突的问题?
8爸爸不参与育儿,妈妈如何做?
9孩子特别爱玩电子游戏,怎么办?
10多子女家庭孩子总是发生冲突,怎么办?
课程四:家庭教育指导方法论
讲次内容
1家庭教育概述
2中外家庭教育智慧大观
3胎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指导
4婴儿期的家庭教育指导
5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指导
6儿童学业的家庭教育指导
7青少年行为的家庭教育
8情感成长危机与家庭教育
9择业与就业的家庭教育指导
10情商教育
11励志教育
12国学教育
13品德教育
14行为类问题辅导
15学习类问题辅导
16情感类问题辅导
17孝养护理及老年人心理辅导
18家庭性教育
19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
20行为改变技术
课程五:家庭教育指导方法论
讲次内容
1教你成为孩子的天赋“伯乐”/导师
2如何打造完美的隔代教育关系
3让孩子爱上写作业
4和孩子一起迎接青春期
5如何做让孩子满意的父母
6爸爸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7从厌学到爱学,父母怎么做?
8家庭教育立法:这些事情,家长要知道


学完本课程,你将会收货


了解孩子

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各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以及成长任务,正确育儿

了解家庭

了解与家庭沟通的原则以及沟通技巧,为家长指点迷津

家庭问题指导

对于不同家庭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能够给出有效的指导方法与干预策略

从业能力提升

从理论到实操,从自我赋能到赋能他人,逐步挖掘并完善自己的从业能力


八大学习服务 为你保驾护航


名师授课

名师授课

随问随答

随问随答

灵活教学

灵活教学

智能服务

智能服务

教学特色

优路教育教育完善的配套服务,给你贴心保障!

优路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教学特色

海量题库

海量题库

就业推荐

就业推荐

个性化定制

量身定制

课程丰富

课程丰富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资料

  刚当班主任那会,最怕的就是家长跟我说:“孩子在家哭得厉害,不愿来上学了。”

  我就很着急,和老师们一起反省,是不是教学方式不对,是不是生活照顾不够细致,是不是课程让孩子不感兴趣……最后发现不管怎么改变,总有愿来的和不愿来的,而不愿来的,就那么几个。

  一个很突出的例子是,有个孩子是走读的,每周回家一次,不哭;而另外一个孩子每天都回家,早上和妈妈分开时还要大哭一场。

  后来我就明白了,孩子愿不愿意来主要不是学校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家里要求严格,孩子就“自觉”地来上学;家里太松散,父母心志不坚定,孩子就不愿来。

  所以,后来新的孩子入学时,我都预先给家长说,不要以孩子愿不愿来上学来判断学校的好坏,来不来上学是家长的问题,到了学校能不能学好才是学校的问题。孩子愿意来上学,也并非是学校的功劳。

  现代教育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就是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听起来很高明很动人,但事实上从来都没有实现过。为什么?因为它不符合人性,不了解孩子。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没有自觉,而且你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他的自觉。小孩子就像个小动物,是一个感性的情绪化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意志力。

  —— 2 ——

  这样说丝毫没有贬低孩子的意思。

  人生而善,但此善只是一种可能, 要在漫长的一生中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把它变成现实。实现人本然之善,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神圣的使命。而一个孩子,他虽然本质上是善的,但他光明的天性还包裹在动物性之中,在现实中的表现只不过是吃喝拉撒,哭哭笑笑。

  小孩子可以自觉地吃喝玩乐,但不可能自觉地学习。因为动物性的表现是本能,毫不费力,人性的表现却需要一定的理性和意志力,要吃点苦头才成。

  因此孩子自觉性的建立,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教育正常的话,至少也要到十五六岁,才能初步建立起来。

  在此之前,孩子都不可能自觉地学习,都必须有成人的陪伴、督导和管束。孔子“十又五而至于学”,十五岁可以看作孔子自觉性的初步建立,从此他才能够自主学习。孟子少年时代也逃学,不过他回家一进门,就被老妈一个雷霆万钧的动作——“断机杼”唬得目瞪口呆,从此乖乖读书。

  提倡“良知”之教、最重视启发人的自觉的大儒王阳明,少年时代嗜好下棋,屡教不改,有一天下棋时其父大怒,把棋抓过来一把扔到河里,阳明深受震撼,从此立志读书,还写了一首诗记录此事。

  这些圣贤人物,儿时都不能自觉,何况常人?所以中国古代教育,“严”字当头。

  《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民间有“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材”之说。

  古代私塾都有戒尺,打手心至为平常,既使十几岁已到青春期的孩子,入学时先生也会展示“夏楚二物”,以“收其威”。古代教育给人的印象似乎偏于严厉,少了爱和关怀,其实不然。

  —— 3 ——

  古代父母师长对孩子的爱含蓄深沉,不像今人把“爱孩子”当作旗帜挂在嘴边。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一个老师只要人格还算正常,哪会以单纯打孩子为乐呢?

  但他们深知,孩子蒙昧无知,既不懂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只能通过宽猛相济的方法,让他来亲近学习文化经典——人类自古以来积累流传下来的宝贵人生经验,让他逐渐从动物性的存在过渡到文化性的存在。

  此即“文化”,以文明来化除蒙昧。否则孩子就不能成长,只能溺于动物性的吃喝玩乐而不能自拔。尊重人类文化精华和祖辈的教育经验,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

  与此相反,现代西方教育更重视的,是孩子的意志。他们认为,孩子是上帝带给人类的礼物,是神圣的,他的一举一动一哭一笑都是他意志的体现。

  成人必须尊重孩子,让孩子顺着他的意志自由发展,一切教育行为都必须通过孩子的意愿来完成,否则就是对孩子的干涉,对上帝的亵渎。

  最有代表性的是卢梭的名言:“凡上帝创造的都是好的,一经人类的手就都坏了。”蒙特梭利也说:“儿童是自己成长的,成人只要不干扰他就好了。”他们都无限地赞美儿童,崇拜儿童,蒙特梭利甚至说:“儿童是成人之父”。

  因此在现代西方教育中,孩子的意愿就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孩子喜不喜欢成为教育决策的最后依据和评价指标,一切以孩子的意愿为转移。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祖辈师傅的经验当然都不重要了。生命是无价之宝,孩子是神圣的,这个没有人否认,中国人也说“人者,五行之秀气,万物之灵长”。

  —— 4 ——

  本性,儿童更是如此。

  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就是逐渐摆脱动物性以实现人性的过程,确切地说是学会以人性驾驭动物性的过程。

  此即孟子所说的“大体”与“小体”,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心智成熟的成人一般能够”从其大体“——从心灵出发,小孩则只能”从其小体“——以身体的感觉为指引。

  孩子是天真的,可爱的,但也是幼稚无知的,孩子并不是人类理想的生命状态,人类理想的生命状态是经历了无数人世风雨的磨炼还葆有一颗赤子之心。

  现代西方教育没有看到这一点,它没有看到人性的两个层次,没有看到人性在人生命中展开、实现的复杂过程。

  现代西方教育“儿

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试听课程

报名预约

登录51乐学网

注册51乐学网

免费短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