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优路教育培训学校
服务热线:400-008-6280

吕梁碳排放管理师培训班

吕梁碳排放管理师培训班

  • 上课时段:面授/网授
  • 教学点:1个
  •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 课程价格:请咨询
  • 已关注:953
  • 优惠价格:请咨询
  • 咨询电话: 400-008-6280
授课学校:吕梁优路教育培训学校 (点击获取校区地址)

课程介绍

优路教育碳排放管理师培训班

  未来的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推动绿色革命的一次大考,更是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建立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难得机遇。要实现国内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人才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碳排放管理师是经过权威系统培训,表明持证人具备碳排放管理相关能力要求、掌握碳排放发展方向、具备专业的碳排放知识,管理工作所需的视野及观念和经验与技能,可以胜任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一、项目背景

  2021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 、绿色投资 、绿色建设 、绿色生产 、绿色流通 、绿色生活 、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 、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 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 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1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 、碳中和 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 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 ”。为提高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同时按下碳排放 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育的“启动键”。

  为此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碳排放管理师(高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凡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合格者,由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颁发培训证书。

  二、培训对象

  1、建筑工程行业从事节能减排、环境管理、现场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商务管理等相关人员;

  2、行业碳市场及试点碳市场控排企业的相关碳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电力、能源管理相关人员;

  3、从事能源、环境、循环经济教科研单位的相关领域技术、工程人员、从事碳排放的投资者,经营者、碳排放行业的服务、营销的各类人员、相关领域人员;

  4、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负责低碳发展与管理的相关人员;

  5、金融机构、高校、科研单位、碳资产管理公司、电力交易公司等技术支撑机构相关人员;

  6、碳排放管理师职业化培训和考评针对人群广泛,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专业应(往)届毕业生

  7、有志于从事碳交易、电力改革、能源互联网的其他人员。

  三、培训目标

  1、熟悉碳排放与碳减排的背景,了解两个概念的界定及相互关系,明确碳排放及碳减排认证认可的实施战略。

  2、梳理碳达峰及碳中和的思路,认识其中的机遇与挑战,制定企业碳排放的管理措施与方案。

  3、熟悉能源管理体系的产生背景、意义和作用,了解碳交易市场动向分析,为企业制定碳资产管理和碳金融及绿色金融落地方案。

  四、就业去向

  个人可到用能企业、咨询机构或研究机构就业,如:工业制造、环保、智绿色交易所、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电力集团、环境咨询公司、碳资产管理公司、碳排放核查单位等。

优路教育碳排放管理师培训班

  五、培训内容及大纲

  (一)培训内容:

  1.认证认可在碳排放和碳减排中的地位与作用

  碳排放与碳减排评价的背景,碳排放与碳减排评价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相互关系分析,认证认可在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国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价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中国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价发展现状, 了解中国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价的需求分析

  3.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实施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掌握创新认证认可理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组织实施, 有效监督管理

  4.碳达峰碳中和机遇与挑战

  掌握碳达峰和碳中和思路梳理和机遇挑战

  5.企业碳排放管理

  掌握企业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解读,了解企业碳排放监测与核算讲解,熟悉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

  6.能源管理体系与节能降碳

  掌握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熟悉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原则与知识讲解,过程工业企业能效优化实施路径。

  7.碳交易政策及流程、绿色金融

  掌握碳交易市场政策及现状,碳交易流程和实践,碳金融与绿色金融。

  8.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策略、实现路径

  熟悉全国试点碳市场政策及运行规则,企业节能减排方案设计与碳资产管理体系建设

  (二)培训大纲

培 训 内 容

课时分配(共35学时)

理 论

技能

合计

备注

认证认可在碳排放和碳减排中的地位与作用

2


2


中国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价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3


3


中国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实施战略

3


3


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实施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2


2


碳达峰碳中和机遇与挑战

2


2


企业碳排放管理

4


4


能源管理体系与节能降碳

4


4


碳交易政策及流程、绿色金融

3


3


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策略、实现路径

6

6



地方(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管理与案例

6

6



合计

35

12

23


  (三)报名条件

  凡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参加碳排放管理师(高级)考试:

  1)具有高中 或中专学历,连续从事相关工作满3年及以上;

  2)具有环境工程与科学、能源等相关专业大专 学历,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或取得非相关专业大专学历,连续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2年及以上;

  3)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连续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1年及以上;

  4)能源、环境、循环经济教科研单位的相关领域技术、工程人员、节能及环境交易所相关人员。

  (四)考核与证书

  考试科目:1科,含专业基础+专业案例两部分知识;

  考试时间:3、6、9、12月份第三个周六考试;

  考试形式:闭卷上机考试;

  成绩查询:考试结束后1个月,查询成绩;

  证书下发:考试结束后3个月,下发证书。


证书样本


碳排放管理师证书样本


碳排放管理师招生简章


 


班型

教学模块

资料名称

班级服务

岗位技能直通班

专业基础

专业案例

电子上传:

《碳排放管理手册》

《配套课程讲义》

1、报名学员指导

2、学员专享题库训练

3、6个学员服务期

       碳排放管理师培训资料

  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中国“双碳”方案蕴含的几个关键词:“黄金十五年”“零碳蓝图”“零碳园区”“万亿级新赛道”“两亿岗位”……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召开,全球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团齐聚英国格拉斯哥,讨论这一关乎全人类命运的重大议题。

  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双碳”已成为国内各行各业转型发展、捕捉新机的热点。《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也陆续公布,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中国“双碳”方案蕴含的几个关键词:“黄金十五年”“零碳蓝图”“零碳园区”“万亿级新赛道”“两亿岗位”……

  “黄金十五年”

  首先,《意见》提出了更为具体的2025年和2030年阶段性目标,包括碳排放降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森林覆盖率及蓄积量等。同时也进一步从工业、城乡建设、交通、地区策略、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十年的一系列行动举措,指明了中国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关键第一步。

  根据国际专业机构的预测,在2050净零情景下,各个主要行业在2020至2050年间大约需要300万亿美元以上的资本投入,相当于这一时期全球近10%的GDP。而这300万亿美元中有近60%需要在前15年部署到位。

  如何抓住“黄金十五年”,尤其对很多能源基础设施来说,往往处在生命周期早期,这就需要以更大决心、更为高效地进行减碳基础设施的投资或改造。

  “零碳蓝图” +“零碳园区”

  钢铁、水泥等行业是我国当前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碳排放的“大户”,碳减排的“硬骨头”。根据预测,由于要部署CCUS等技术,2050年的生产成本可能较目前增加25%甚至更多。相关企业将面临来自政府、市场、成本的多重压力。

  我们认为,在净零转型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两个抓手。

  一是“零碳蓝图”。企业应从顶层谋划,把减碳从局部层面的降低能耗、编制ESG报告等举措,上升到整体层面的战略高度,从设定明确目标,到调整能源结构、优化生产运营、碳补偿等一系列业务策略设计,再到相应的数字化、组织机制和人才队伍能力建设,系统完整地制定“零碳”战略。

  二是“零碳园区”。工业园区面临全国近2/3的碳排压力,是未来政府和企业协力减碳的主要抓手。而遍布全国15000多家工业园区当中,低碳相关的绿色园区占比不到1%。如何建设净零排放的“零碳园区”,并形成一张“零碳园区”网络,将是中国工业体系减碳转型的重要一役。

  N个“万亿级新赛道”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碳数据管理、碳交易和碳金融、分布式光伏、氢能、储能等万亿级新赛道日渐活跃。如何破浪前行,在全球层面竞逐新赛道,我国企业可以考虑打造三个核心优势。

  1、绿色能源的“上游霸主”。以硅片为例,我国光伏企业占到70%以上的市场份额,光伏、风电等领域的头部企业,随着规模扩大和产业链影响力提升,将有能力整合更多资源,布局上游技术革新,以及氢能、储能等关联赛道。

  2、碳资产的快速积累能力。背靠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五大四小”电力集团、可再生能源企业、地方政府和投资企业等相关方,将成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有生力量。当项目投资与金融机制得到有效创新和改善之后,能源基建项目以及绿电、碳汇等碳资产就会得到快速积累。

  3、互联网时代的产业生态沉淀。腾讯、阿里领衔的一批互联网企业,以“产业互联网”的业务视角切入,是双碳领域的跨界好手。依托多年积累的数据、技术、人才和投资基础,互联网企业在能源互联网、脱碳解决方案、碳数据管理、碳监测IoT等方面将形成更为敏捷的创新与业务迭代能力,有望更快孵化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新玩家。

  “两亿岗位”的再配置

  据预测,净零转型到2050年将导致大约9500万个岗位消失。其中,化石燃料行业将减少约800万个直接岗位,降幅约为60%;化石燃料发电行业减少约40%的直接岗位;动物蛋白需求的降低也会导致约2000万个与畜牧业和饲养业直接相关的工作岗位消失。

  但另一方面,需求和投资向低排放行业转移,将为这些行业带来1.35亿个岗位。例如,净零情景下,到2050年,可再生电力行业的岗位将较现行政策情景增加约500万个。

  转型初期的资本支出也是造成岗位增加的原因。到2035年,建筑、制造和相关行业在净零情景下与低排放实物资产扩建有关的岗位,最多将较现行政策情景增加约9000万个。

  这意味着,将有2.3亿个工作岗位被重新分配(消失+新增),约占全世界所有岗位的7%。这种转变对劳动者本人来说是非常艰难的,因此相关方应提供合适的培训和再培训项目,打造更有韧性的劳动力队伍,实现可持续性和包容性更强的经济增长。

  如何利用“黄金十五年”的战略窗口期,如何改造企业和工业园区的“零碳”基因,如何捕捉到新的万亿赛道机会,劳动者能否找到自己的新定位,这是我们每个人在未来几十年需要不断思考的重大命题。


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试听课程

报名预约

登录51乐学网

注册51乐学网

免费短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