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优路教育培训学校
服务热线:400-008-6280

邯郸心理咨询师培训班

邯郸心理咨询师培训班

  • 上课时段:详见详情
  • 教学点:1个
  • 开班时间:滚动开班
  • 课程价格:请咨询
  • 已关注:624
  • 优惠价格:请咨询
  • 咨询电话: 400-008-6280
授课学校:邯郸优路教育培训学校 (点击获取校区地址)

课程介绍

行业紧缺人才 “钱”途一片大好

       前景广

       国外1000人中配一名心理咨询师,按照国际标准,中国需配备130多万心理咨询师,全国仅有4000多名心理咨询师,市场缺口巨大,拓展发展空间,迫在眉睫。

       需求大

       据相关数据统计,不同年龄阶段中8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习惯性不良行为。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心理学专业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

       待遇高

       国内的心理咨询收费从每小时400元至2000元不等,平均收费600元/小时。北上广深等部分地区平均收费500-800元/小时。高收入、高成长空间是多数人的择业首因。

就业择业方向多 心仪工作任你挑

       个人心理咨询诊所,小的中型的心理咨询机构,人力资源部,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大型三甲医院,军官部队,司法部门、以及企业心理顾问都是心理咨询师未来就业范围

       培训对象

       大众中的心理学爱好者,希望学习并应用心理学知识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准专业群体,有志于在心理咨询领域专业成长的拟从业者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①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②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③大学本科大三以上在读

心理所心理咨询师考试背景

       考试标准高

       2017年9月人社部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后,承担起继续培养心理服务人才的任务。研究所于2017年底,在人社部国家心理询师团队的支持下,开发了本培训项目。

       教材专业性强

       考试使用教材是在原人社部心理咨询师官方教材的基础上升级优化,编撰的专属《心理咨询基础培训教程》专项教材。

       证书效用强

       可以作为持证者受过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的有效证明,也可以作为持证者开展心理服务的资格参考。

心理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考试合格后由认证颁发《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简介

       是国家心理学科研教学机构,也是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筹委会的挂靠单位,拥有长期的心理学全学科的科研积累和雄厚的教学资源。

心理咨询师招生简章

优路教育心理咨询师培训班

2021心理咨询师招生简章

班型价格(元)保障服务
VIP保障班

1、学员专属班主任服务;
2、协助报名服务;
3、在线答疑通道;
4、当期考试不过,下一期对应课程可免学费重读,仅交纳重读资料费。

  不要对生活丧失希望

  从心理学角度思考,为什么”希望“对于人类很重要?

  对于我们每天都看得到希望的正常人来说,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不太能感受得到。

  就像现在我们每天不愁吃穿,生活的中追求的是更多的自由和娱乐,我们就难以感受得到上个世纪还在为吃穿发愁的我们的上一辈人,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

  “希望”就和我们的吃穿一样,不缺的时候感受不到它的必要性,缺少了它,真的会和吃不饱饭一样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我目前是正在学习和研究创伤领域,所以对此有一定的体会。

  几个月前蹭过一位台湾的客座教授在我们学校的讲座,话题是介绍台湾他们对于丧亲群体的哀伤辅导,每介绍一个案例都她都会联系理论来说一些科学研究。

  我们都知道屈布勒 - 罗斯关于死亡的五阶段理论:否认、愤怒、讨价还价、压抑、接受。

  在绝症患者中,年老的患者更容易经历完整的五个阶段最终接受自己的结局;而年轻一点的患者往往在讨价还价和压抑阶段久久徘徊,在抑郁中死去。

  死亡是最严酷的最终审判,面对它人人畏惧,也毫无希望。年轻的患者面对这样的人生审判有太多遗憾,太多事业未完成,而对于这种未完成他们看不到一丝希望。往往抑郁而终。年老一点的,能得到更多家人支持的患者,生命智慧会更高一点,能够从自己的后代中看到一丝希望,因而最终接受结局的会更多。

  丧亲群体也有类似的阶段体验,从否认(不相信,disbelieve)到愤怒到讨价还价(bargain)到抑郁(depression)最终到接受(acceptance)。

  但是很多丧亲群体会在抑郁阶段看不到新生活的希望,而陷入延长哀伤之中(prolonged grief)(超过 6 个月),很多人因此患上延长哀伤障碍(PGD——prolonged grief disorder),严重的会出现自杀倾向。

  有数据支持,在丧亲群体中,出现更高的死亡率和患病率(higher mortality and higher physical morbidity)。究其根源,他们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这里说两个台湾教授给我们分享的案例,联系两个理论:

  有一位中年女子丈夫去世了。悲伤、痛苦、终日以泪洗面,6 个月过去了,她慢慢的平静了下来。但是她的子女来到中心寻求帮助,说他们母亲行为很怪异。每天要做好饭菜带到墓地和她已故的丈夫一起在墓地吃饭。开始子女们放任她这样做,以为这只是暂时的,但是过了一个月她每天如此,风雨无阻。子女就开始强行阻止母亲的行为,告诉母亲父亲已经走了。母亲难以接受,一度要自杀。(丧偶的她一直处于否认阶段,一直坚信她丈夫还以某种形式存在,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当子女要打破她的这种观点的时候,她看不到新的可能性,也不能接受丈夫离去的事实,彻底失去了希望,所以寻死。)

  这位教授作为社会工作者,立马采取干预措施,首先询问子女阻止母亲的动机是什么,母亲除了有这样的行为,有什么其他异常吗。得到的答案是,动机是墓地很远很偏,担心母亲的安全,也担心母亲心里一直过不去这个坎。而且除此行为,母亲其他一切都好,似乎也比之前开心一点了,时常带着笑容。那么这位教授就出主意了,首先批评子女的做法,说明母亲的心理状态(否认阶段,不要试图打破,她的这种行为能让她保持对生活的希望,经过这个阶段是需要靠她自己的领悟的,不要强求),然后对于子女担心母亲安全的诉求提出建议,让子女和母亲沟通,告诉母亲子女不让她去的理由是担心安全,提出建设性建议,以后不要去墓地了,我们在家里添一副碗筷,我们还是一家人一起吃饭可好。最终母亲答应了,也不再寻死,子女对母亲的生活也感到满意。问题解决了。

  理论:双阶段模型(Dual Process Model)loss-oriented→grief & restoration-oriented→change 、doing new things.

  这两个过程是互相交织的,所以在 6 个月以后,丧亲者还是会有两种相反的心理机制。一方面失去了让她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另一方面外界的帮助也好,自我的领悟也好让她重新燃起希望——去寻找新的可能性。

  有一次,一位年轻妈妈打电话到中心找这位教授,希望把自己的一对儿女托付给她。她立马有了判断,不好,她想自杀。然后她立马来到这位年轻妈妈的家里,找她聊聊她的问题。得知她丈夫去世了,她感觉无望,生活难以继续,她作为家庭主妇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对于未来的生活毫无希望,回忆起她和丈夫的点点滴滴她泪如雨下。她最后表示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看着孩子长大成人。这位教授立马发现了寻找希望的可能性——孩子,便问她:你的孩子还这么小,他们需要你吗?然后话题就从丈夫转移到了孩子。这位年轻母亲聊起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们真的还挺需要我的,他们特别爱吃我做的饭。然后这位教授就邀请她一起去超市买菜,给晚上放学回来的孩子做一顿饭吧。然后教授看着她下厨,帮着她洗菜,做好了晚餐,这位女士邀请教授一起和她的孩子们吃晚餐。这样,这位年轻的妈妈在这一天,就淡忘了要自杀的事情。当然后续的事情她没继续讲,肯定是来了中心接受更多的心理咨询。

  理论:这个就是 知友@动机在杭州老师说到的斯奈德希望理论:目标、动力和方法。

  这位年轻妈妈作为一个家庭主妇,丧偶之后,完全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因而难以支持家庭,想寻求自杀。教授理论联系实践,从初步的沟通中迅速发现了新的希望的目标所在——孩子。有了目标,就有了希望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寻求动力和方法。动力来源于教授的支持,以及教授不断传达给她一种感受:这个社会上有许多你没有感受到,但是你只要去寻求就会存在的社会支持。最后是方法,谈到做饭,这是这位家庭主妇的强项啊,孩子们喜欢她做的饭,她是有方法让孩子们过得幸福快乐的!这样目标、动力和方法齐全了,这位年轻妈妈找到了新的希望,她慢慢的就完成转变,鼓起勇气重新面对生活了。

  “希望”是一种可能性。当人类失去所有可能性的时候,就会灭亡。但是生活中,我们面对再大的困境,也只是失去了常规的可能性,仍然会有许多新的可能性值得我们去探寻。


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试听课程

报名预约

登录51乐学网

注册51乐学网

免费短信关闭